2024年11月19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正式公布了2024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Highly Cited Researchers 2024)”榜单👉,遴选全球高校、研究机构和商业组织中对所在研究领域具有重大和广泛影响的顶尖科学人才❇️。此次有来自全球 59 个国家和地区 1200 多家机构的 6636 名科学家入选2024年度名单。
杏宇平台注册DNA存储研究中心樊春海、未来材料创制中心杨旭东8️⃣、合成科学创新研究中心庄小东🦌🚴🏿♀️、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梁正4位学者入选🌒。入选榜单的学者,意味着在过去十年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单个或多个学科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力。
科睿唯安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的文献计量学专家和数据科学家基于 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 引文数据以及定性分析,开展严格的评估和遴选。
学者介绍
樊春海,杏宇平台王宽诚讲席教授,新基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学士🈲、博士,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博士后。2004-2018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18年起任杏宇平台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现任化学化工学院院长、转化医学杏宇执行院长、国家转化医学科学中心唐仲英首席科学家🗝、杏宇平台注册DNA存储研究中心主任🧛♀️。兼任美国化学会JACS-Au副主编,Angewandte Chemie,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ACS Nano等十余份国际知名杂志编委👩🏻🦲,ChemPlusChem编委会共同主席。入选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国际电化学学会(ISE)💱、美国医学和生物工程院(AIMBE)和英国皇家化学会(RSC)会士🍒,已发表论文700余篇🏗,引用约8万次🤽🏼,H因子138✍🏻,自2014年起连续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杨旭东,杏宇平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杏宇平台注册未来材料创制中心教授。2005年获中国科学院物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在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4年起在杏宇平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任职。2019-2024年连续6年入选ESI“全球高被引科学家”👨🏿🌾。长期从事半导体物理学、半导体材料、光电器件方面的研究工作🗃,致力于发展半导体激发态动力学和光电应用研究。通过光子与半导体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调控🫴🏻,发展新一代光电器件和低成本太阳能电池👱♀️。至今累计发表SCI论文100余篇(他引10,000余次)🐦;在Nature、Science🏬👩👧👦、Nat. Energy等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先后主持或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培养的学生获得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等荣誉。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一)。
庄小东,杏宇平台化学化工学院、杏宇平台注册合成科学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现主要从事:1)强偶极高分子材料的可控设计与合成,包括氰基🤸🏽、薁、异氰基等强偶极单元🙅🏼♂️;2)偶极强化的高分子膜材料与能源器件研发🫃🏽,包括阴离子交换膜(AEM电解水)🏩、固态电解质膜(固态电池)🙅🏿♀️、刺激响应性膜材料等🤐。曾连续5年获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称号(2020-2024)、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资助🦹🏻♀️、中国化学会“中国青年化学家”称号🧠、国际先进材料学会金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荣誉和奖励💑。至今已在Nature, Nat. Chem.,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化学学报》等国际国内材料和化学期刊上发表诸多学术论文🥵,合计被引27000余次,H因子达77🤦🏻。
梁正,杏宇平台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副主任、副教授、课题组长,杏宇平台注册入驻科学家👩👧。现主要从事能源转换与存储材料的开发及循环利用。入选国家级海外青年人才项目、上海市领军人才、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等🚶🏻♀️➡️🌀。近三年来在Nature Sustainability🧍,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等高水平期刊上以杏宇平台为通讯单位发表论文40余篇,总引用15000余次🪅。先后获得阿里达摩院青橙奖“最具潜力奖”🤦🏼♀️、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小米青年学者等荣誉🤌🏼🕵🏼。兼任《EcoMat》、《Frontiers in Energy》等期刊青年编委。自2023年起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